今年3月,南通的顧先生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并打算在自家的停車位上安裝充電樁。電力部門告知,顧先生需要提供物業公司允許建設充電樁的證明材料。但物業公司卻表示,安裝充電樁存在安全隱患,無法蓋章同意。
“萬一起火了,相鄰的燃油車怎么辦?我們尊重法律,如果法院最后判了說可以裝,我們就同意裝。”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
“我們認為這個物業公司的思想還是有些保守了,首先車庫里面消防各方面的安全都要注意的,在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供電公司到現場來勘察,符合條件的才可以安裝。”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鄭世樂說。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顧先生購買新能源汽車,具有安裝充電樁的現實需求,并且有權申請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
判決如下:
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在原告顧某、葛某某提交的《同意建設意見書》上,予以蓋章同意,并在供電企業現場勘察及充電樁安裝過程中,給予必要配合與協助。
物業公司為什么拒絕給業主安裝充電樁?
電網和電動汽車就像魚和水一樣,互相共生、互相制約、互相影響。
電網主要由輸電網和配電網組成,輸電網簡單說就是電線桿上面架設的高壓線和地下敷設的高壓線組成的,用于運輸電力。配電網就是從輸電網的某個點接出來連接到變壓器,然后變壓器下面再接大大小小的開關,然后分配到各個用電的地方。
輸電網就好比主動脈血管,將血液大規模的運輸;而配電網好比毛細血管,將主動脈中的血液分流到組織供給營養。
而電動汽車的出現,好比一個突然出現的急需養料的組織細胞,它并不是對主動脈(輸電網)造成影響,而是對脆弱的毛細血管(配電網)造成沖擊甚至損害。
對于配電網來說,電動汽車的出現是一個巨大的終端負載(大功率、大電流),現在的配電網有點無所適從。而目前的配電網如果不能適應電動汽車的發展,提供相應強大的輸電能力的話,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將極大的阻止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普及。配電網的落后無疑會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問題。
假設一個小區有200個停車位,目前只有幾臺電動汽車的話,充電樁占用的負荷大約是幾十KW,對小區電網影響還不算大,但是隨著小區大部分的業主也換了電動汽車,安裝充電樁,幾十臺充電樁占用的用電負荷就達到幾百KW的級別,對小區的電網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
小區的充電行為一般是在大家下班回家以后,車主一般回家后習慣性地把充電槍插上,以便第二天的使用。此外加上家庭這時候的照明、做飯、娛樂等行為使用電進入高峰期,再加上電動汽車搶負荷,峰上加峰,配電網超負荷運轉,很容發生火災或跳閘現象。